深耕产教融合沃土 共创“智造”元宇宙——淄博市全力打造全球领先最具规模的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纪略

发布时间:2022-01-11 13:43:49  作者:崔葳  来源:中华职业教育社  浏览次数:

全国首家国际技术领先和最具规模的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项目一期与西门子合作的中德数字经济暨智能制造赋能中心、中德智能装备研发与制造中心、中德工业服务中心等7个单体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就能够交付使用,得益于国家大力倡导的中国制造2025对标德国工业4.0,中国职业教育对标德国双元制和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和背景;得益于莱茵科斯特人驰而不息厚积薄发的努力;更得益于淄博市和淄博高新区高效、务实、专业的服务环境和工作效率。基地项目自2020年5月16日参加山东省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以来,淄博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和高新区工委管委高度重视,淄博市各级党委、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都对项目的建设付出了重点关注和支持。市委书记江敦涛多次到基地调研指导项目建设工作, 2021年12月13日,作为活动现场,基地成功迎接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场观摩点评活动后,市委书记江敦涛第一时间就批示:组织全市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实训方面与莱茵科斯特展开合作,组织师生到莱茵科斯特进行实践教学。2021年12月23日,全国首届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创新发展2021年高端论坛在基地成功举办,出席会议的中外专家对基地建设项目都给予高度评价。中华职业教育社党组书记、总干事方乃纯在视频致辞中希望继续加快推进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项目建设步伐,为全国职业教育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淄博智慧、淄博方案,为促进全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力支持。副市长毕红卫表示,强力推进平台与职业院校合作,培养一批智能制造实用型人才。进一步畅通驻淄高校、职业院校与产教融合企业的沟通渠道,深入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校企合作,走出一条新时代产教融合创新发展道路,共创智能制造新未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基地,一睹基地风采与奥妙。

淄博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基地的软硬件建设标准和规模超过了很多德国的培训中心!其推行的中国特色产教融合模式,从深度和广度上都创新超越了德国双元制。这既离不开淄博、山东各级政府对于产教融合工作的大力支持,也得益有莱茵科斯特这样一家执着于德国双元制本土化创新推广和德国工业4.0技术转移的企业。希望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基地建设和运营模式能推广到中国更多的城市,这些创新在德国也值得试点,这将会极大地推动中德两国深化在职业教育改革和制造业升级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前景广阔! 2021年12月23日在淄博举行的首届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创新发展2021年高端论坛上,做了25年德国智能制造企业CEO的德中文化经济交流协会会长、德国前总理施罗德高级顾问Peter Merker在视频致辞中如是说。

基地特征:技术领先最具规模

淄博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是由淄博高新区管委会、西门子和莱茵科斯特三方合作,并在淄博高新区管委会的倡议下规划建设。基地总投资21.1亿元,规划用地227亩,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德国西门子将陆续投入10亿元左右全球技术领先的软硬件等资源,重点建设西门子数智赋能、智能协作机器人研发制造、工业互联网研发应用、中德工业服务四大产业板块,以及中德产教融合、中德合作新型中职学校(国际高中)、中德本科合作办学三大国际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板块。目前项目一期包括研发设计与实训中心、工业服务中心、制造中试基地、产教融合运营中心、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等7个单体6.67万平方米已建成,具备工业互联网技术、数字化研发制造技术等10个功能区,共计21个技术实训中心,配备智能制造技术领域研发制造与实训装备300余台套,可实现年6万人次智能制造领域高技能人才实训实践教学。高新区管委会领导表示,二期中职学校项目也将于近期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补短板”重点项目,立足淄博,辐射山东,构建产教融合、国际融通、多层次、创新型引智服务体系。

走进位于研发设计与实训中心一层的中德智能制造技术公共实训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机械培训中心一排排智能化、数字化的机床。机械培训中心包含了六工位钳工工作台6组,FTM-X4立式炮塔铣床24台,CA6140A普通车床18台,西门子系统数控加工中心8台,数控车床6台,磨床、钻床等辅助加工设备若干,还将陆续投入线切割、3D打印机、数控精雕、五轴数控加工中心等更贴合智能制造技术的高精尖设备。同样位于一层的中德智能装备研发制造中心包含智能制造装备研发中心、数字化产品设计中心、生产制造部。依托公司德国研发中心先进设计优势,为企业和高校定向研发、试制各类智能制造系统装备。三层是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双跨)培训中心,由现代电工电子实训室、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实训室、机电一体化项目实训室、功能系统设计室、运动控制系统实训室、复杂机电一体化实训室、工业机器人应用实训室、工业网络应用实训室、智能传感器与工业视觉应用实训室、德国AHK标准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考试中心等11个理实一体化实训教室组成,二层实用面积4800平方,实训设备120多台套,能同时容纳400人进行实训教学,能满足智能制造领域的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机器人应用、工业网络等专业方向的实训要求。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位于四层的中德数字经济暨智能制造赋能中心。中心建有1个数字化和物联网应用场景示范中心,3个创新中心(数字化、物联网、工业4.0),6个高端应用实验室,致力于打造全国第一个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数字新基地”,第一个工业互联网应用及微服务开发中心,第一个最具规模的中德产教融合创新孵化示范基地。赋能中心利用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突出优势,推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深度融合,突出打造“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两大创新生态,全力形成“数字经济创新加速、多层次人才培养、数字化产业服务”三大功能平台,以数字化赋能产业与教育,打造山东省首个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数字新基建”,加速科技创新发展,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服务与赋能实体经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助力淄博市新旧动能转换。

专家推介:引进吸收集成创新

2021年12月21日,就“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经济之声专访时,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教授、浙江大学博士导师王春晖专门推介了淄博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他说,基地包含智能制造、科技研发、工业服务、技术转让、教学实训、教育研究、国际职业认证、校企合作、项目孵化、国际交流等十大功能,构建了一个以制度创新为目标,平台建设为抓手,推动建立了一个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数字化和制造业人才培养基地,很值得全国去学习和借鉴。

在此次首届中德智能制造高端论坛上,王春晖称赞莱茵科斯特基地的最大亮点是引入并吸收德国双元制的先进模式,与中国的产教融合实践进行再创新,是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为一体的创新模式,形成了一个多元的、立体的、全方位的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他概括了基地的七大特征,也叫作“产、学、研、创、金、服、用”的七位一体。

一是基于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研究,莱茵科斯特构建了自己的教育培训体系、标准和教材,对智能制造领域的职业教育底层研究底蕴厚实;二是拥有数字和智能技术高度融合、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融合、具有平台思维的规模化、现代化教育实训基地;三是引入了智能制造国际认证的标准,实现智能制造高质量培训;四是集智能制造技术研发和教育、培训三位一体,形成等腰三角形稳定发力;五是形成了技术研发与技能培养和产教融合的立体交叉体系。六是以赋能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为中心,莱茵科斯特立足中小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为愿景和目标,踏踏实实成为了智能制造产教融合领的引领者、开拓者、创新者、实践者、赋能者;七是莱茵科斯特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基地与世界上最发达的制造业强国德国进行了广泛的合作。

他进一步阐述说,整个工业4.0的过程,就是自动化和信息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也是用软件重新定义世界的过程。在未来,多元宇宙将在虚拟世界成为现实,一切都在基于数据的精确控制当中。他介绍,莱茵科斯特被认定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这是个为中国中小企业智能制造赋能的国家级示范平台,这是国家对莱茵科斯特打造的智能制造产教融合模式的高度认可。他希望,未来全球的首个智能制造元宇宙中心在淄博,在莱茵科斯特诞生!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教育部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于清笈在论坛上对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给予了高度评价。她称赞基地围绕“中德合作、智造创新、产教融合”三大特色,契合了制造业产业发展大趋势和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她希望莱茵科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继续发挥专业、地域和中德国际合作等独特优势,在建设产教融合多元化育人平台、推广国际化双元制教育培训和认证体系、建设智能制造专业群等方面,创造新经验,实现新发展。

赋能教育:联袂推出“行动地图”

莱茵科斯特德方总裁、德国史太白智能制造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德国巴伐利亚数字化与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Eric Moskwa在此次首届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创新发展高端论坛上介绍,示范基地与德国海外工商会AHK、弗劳恩霍夫研究所、西门子、史太白集团、德国比勒费尔德应用科技大学、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以及中德两国多所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他希望其源于德国跨企业培训中心的本土化模式可以成为中国产教融合模式探索一个典型范例,助力中国尤其是山东、淄博的职业教育新高地和高等教育新工科建设,助力培育数字经济新势力,打造新经济创新中心。

值得欣喜的是,莱茵科斯特充分发挥德国慕尼黑总部和伊瑟隆研发中心的资源,建立了中德人才交流互培机制,形成了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为核心、中德权威专家为智库、来自国内外著名企业实践专家,研发、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工程师/技师并经过国内、国外中/长期培训后形成的研、产、教三位一体126人的具有很强的行动能力的培训师技术团队。依托这支中德团队,莱茵科斯特现已研发借鉴德国双元制本土化创新的“中高本”三个层次、七个专业方向的13套人才培养方案、200余项课程标准以及300多个课程模块,形成了整套的国际领先的“行动地图”课程资源体系。承接国内各地高等院校相关专业不同标准的校企合作学生培养和师资培训实践课程数十门,每年两次的德国工商会AHK机电一体化工专业、电子自动化工专业、工业机械工专业培训及考核,“金蓝领”培训,退役军人再就业技能培训等项目,均得到社会各界及参训学员的好评。同时,公司积极推动获评的教育部全国 “1+X”证书制度试点(生产线数字化仿真应用)落地工作。仅2021年一年,就与香港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菏泽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41所院校结成了校企合作新伙伴。

面对十四五开端之年,莱茵科斯特董事长崔智展望未来,信心满满:依托基地项目建设,将进一步加强中德技术合作与交流,加速推进德国西门子中德智能协作机器人研发中心、德国皮尔磁中德工业技术安全推广示范中心、德国史太白山东技术转移中心、德国巴伐利亚数字化研究院、德国SAP工业信息化升级应用、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工业4.0人才培养和认证中心及基于智能传感器工业数据分析云平台、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基于新型机器人手臂制动技术的通用触觉反馈器研发制造等一系列对外合作项目,构建产教融合、中欧融通、多层次、创新型合作交流及技术创新支撑服务和人才培养体系。定位山东制造对标德国制造,推动区域产业与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淄博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在山东省打造首个产教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山东省国家产教融合试点省份工作开展,助力省部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打造山东省“中德合作”、“产教融合”、“新旧动能转换”的新样板与新示范,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