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扬南:中国共产党指引职业教育发展的百年探索

发布时间:2021-05-07 10:00:38  作者:王扬南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浏览次数:

近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也是党领导职业教育发展不断取得成就的一百年。正值教育战线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之际,回顾党发展职业教育的百年历程,展望未来,对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也是党百年砥砺奋进的缩影。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和需要,与时俱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一百年来,党对职业教育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指引职业教育紧跟实践发展步伐,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密结合。

一、建立新中国:服务革命、应战争之需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教育作为革命战争的重要武器,通过举办工人学校、农民运动讲习所、党校等,开展斗争,培养运动骨干和干部。这一时期,党一直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重视职业教育目标与党的使命契合,重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统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党努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根据地普遍建立各种学校,着力培养各方面的干部和专门人才。根据地的教育方针是,“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1927年,《江西省苏维埃临时政纲》中提出“实行普及义务教育及职业教育”“注意工农补习教育及职业教育”等发展职业教育的工作方针。1932年,湘鄂省苏维埃政府训令文字第一号(1932年5月7日)规定:“以教育为阶级斗争的武器,造就无产阶级所需要的政治经济等技术专门人才”“教育与工业生活农业生活结合,即劳动与教育结合,劳心与劳力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1934年,苏维埃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制订了《短期职业中学试办章程》,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此外,还颁布了《女子职业学校暂行章程》《中央农业学校简章》等。除了专门的职业学校,此时的职业教育与干部教育、小学教育、业余教育、部队教育等深度融合,广泛存在。以苏区教育方针为指导,职业教育为革命战争培养大批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干部和专门人才,在《短期职业中学试办章程》中规定“全校工作人员及学生均得加入赤卫队,少年先锋队,进行经常的军事教育”。重视与劳动相结合,规定“农业中学要靠近农村或红军公田,棉业中学要靠近棉田,纺织业中学要靠近机织工场”,创办了中央农业学校、新集农业学校、红军无线电通讯学校、红军卫生学校等。非常重视妇女教育,开办了大量的女子职业学校,如茶陵女子职业学校、永新县赤色女子学校、女子职业改进社等。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由土地革命战争转为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的总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1938年,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共六中全会上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再次强调:“实行抗战教育政策,使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在一切为着战争的原则下,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要”。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各抗日根据地的教育方针中,都注重加强专门人才的培养。1938年晋察冀辖区通过的《文化教育决议案》中提出“造就专门人才,建立抗战时期各项事业”。1940年8月,中央宣传部在《关于提高陕甘宁边区国民教育给边区党委及边区政府的信》中指出,“为了提高边区的生产,改善人民卫生及培养职业教育的师资,提议设立农业学校、畜牧学校、手艺学校、中医学校”。这一时期军队举办了多所有职业教育性质的学校,如延安的八路军卫生学校、白求恩卫生学校等,职业学校也有较大发展,著名的学校有陕甘宁边区农业学校、山东财政经济学校等。


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革命从局部胜利走向全国胜利的时期。解放区的教育继续实行战时教育方针,为解放战争和解放区新民主主义政治与经济建设服务,为土地改革服务。随着解放区的不断扩大,急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各解放区相继颁布教育工作方案,推动职业教育制度化,职业教育得到较快发展,为新中国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如1946年,东北政委会下发《关于改造学校教育与开展冬学运动的指示》指出,“在东北目前的状况下,中等教育应重于小学教育。而在中等教育中的比重,应该是师范教育占第一位,职业教育占第二位,普通中等教育占末位”,原因是“今后东北解放区要发展经济,改造下层政权,健全地方工作,也需要大批经济技术人员与下层地方工作干部”。据统计,黑龙江省在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办有省职业学校40所,其中,医药卫生学校20所、干部学校3所、其他技术学校17所,年计划招生6765人。


抗日战争时期直到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工业合作运动中举办的培黎学校培养工业发展急需的技术人员,是我国职业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1938年,在国共两党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中国工业合作协会。1941年,工合运动的创始人之一,新西兰人路易·艾黎创办培黎学校。学校最初建于陕西双石铺。双石铺培黎学校是在中国共产党支持下创办起来的,源起于1940年中共中央派驻西安联络员到宝鸡一带视察“工合”工作,为了应对当时的抗日形势,决定在双石铺建立一所技术训练学校。1944年学校迁移到甘肃山丹。培黎学校校歌歌词概括了学校的办学宗旨:“我们生活,我们学习,我们生活学习在培黎。纺织制革,钢铁机器,工业技术都具备,求知生产不相离。毋自暴,毋自弃,亲爱精诚求齐心合力,发扬合作精神,为新中国奠定工业建设的石基。”培黎学校非常注重技术技能训练,注重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学校计划书规定“‘教学做’合一之原则 ,训练学生以收工合理论与实践合一之效”“训练科目概依工合事业当前环境需要而定之,除施以普通常识及精神训练外,同时使其学得初级生产技能及工作经验”。学校先后设置了纺织、皮革、缝纫、机械、电器、陶瓷、玻璃、造纸、煤矿、农牧业、水利、工程、运输、建筑、会计、测绘、医学等20个专业。实行半工半读制度,一方面在课堂上学习业务知识、理论原理,另一方面自己动手修建校舍、安装机器、开辟教学和生产基地、建立实习车间,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建成机械、纺织、电器、化工、陶瓷、玻璃、皮革、造纸、煤窑、汽车运输、农业、畜牧、垦荒、地质勘探、测量、地下水利用工程和医院、副食品作坊、小型糖厂等20多个生产车间和实训基地。山丹培黎学校为新中国科技、工业发展人才培养作出重要贡献,其形成的“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职业教育思想和实践探索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职业教育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起来的。其为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由和解放服务,为工农劳苦大众服务,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生产技术水平,强调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这一阶段的职业教育虽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但为新中国成立后的职业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工农、服务经济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完成了对旧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造,向工农敞开教育之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党的八大以后,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转成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新中国开始走上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道路。


在接管改造调整整顿期,党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调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并提出“注重技术教育”。同年,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出建设新教育“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对于新解放区的教育工作则“维护原有学校,逐步作可能与必要的改善”“对中国人办的私立学校,采取保护维持,加强领导,逐步改造的方针”。此次会议也指出,“各地中等学校,普通中学多,技术学校少,不适应恢复与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今后若干年内着重向中等技术学校发展”。职业教育落实此阶段党的教育方针,突出社会主义教育的鲜明阶级导向,向工农敞开大门,切实保障工农子弟优先接受教育。1951年,《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确定设立初级技术学校,吸收难于受到完全初等教育的学生入学。投考的学生绝大多数为工农子女。各地为了招收工农学员,专门设立了技术学校。各类中等技术学校,提高了人民助学金,减免学杂费,多措并举,至1952年,全国中等技术学校学生中,工农成分学生占比 45.7%。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等技术教育的结构与新中国建设需要不相符,据1950年的统计,全国中等技术学校共有500所,其中医药卫生类居首位,占36.2%,其次是农林类,占21%,工业类仅占18%。根据当时学校教育与经济建设需要脱节、分布不合理的情况,1951年,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指出全国中等技术教育要“大量地训练与培养中级和初级技术人才”“发展方向以中级为主,目前还要多办初级的”“设校分科,要逐步走向专门化、单一化”。之后对学校进行了调整整顿,停办了条件不足的学校,合并业务或专业相同的学校,原有多科综合类学校按专业分别改组单科性学校。调整后,工业性质的学校比重上升到29%。从1949年到1952年,中等专业学校由1171所发展到1710所,在校生由228845人增加到635609人。


1955年一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决议》提出,5年内需要增加两个100万人才,即100万专门人才和100万熟练工人。这个计划是1951年开始编制的,1954年基本定案。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学习苏联教育模式,对职业教育进行了调整。1953年,政务院决定由劳动部门对技工学校实行综合管理。1954年劳动部成立技术工人培训司。1954年高教部颁布《中等专业学校章程》,将技术学校与中等专业学校统称为中等专业学校。从1954年以后,我国进入了以中专和技校为主体的时期。《章程》中明确中等专业学校的任务是,“在于培养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知识、普通教育文化水平、和基础技术的知识、并能掌握一定专业的、身体健康、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中等专业干部”。1957年,中专学校和技工学校的在校生844833人,普通高中在校生904000人,各占48.3%和51.7%。


1958年,我国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发展时期。在国民经济方面,贯彻执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实行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重工业与轻工业同时并举的方针。在教育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要培养一支数以千万计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要求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并且确定了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全国城乡大量兴办学校,1960年,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137.7万人,技工学校在校生达到51.7万人。农职业中学(含初中和高中)230.2万人。但是,由于发展过快,超过了经济社会所能承受的能力。


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批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从 1961年到 1963年,党中央先后颁布《高校六十条》《中学五十条》《小学四十条》,对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教育工作全面调整、整顿,压缩规模、合理布局、提高质量。至1962年,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数降至35.3万人,技工学校降至5.95万人,农职业中学降至26.7万人。


这一阶段职业教育推行半工半读。1958年,毛泽东同志在《工作方法(草案)》中提出:“一切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凡是可能的,一律试办工厂或者农场,进行生产,做到自给或半自给。学生实行半工半读。”同年,刘少奇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中国应有两种主要的学校制度和工厂农村的劳动制度,即一种是全日制的学校制度和全日制的工厂、机关劳动制度;另一种是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工厂劳动制度。”1964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要实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并提出“五年试验,十年推广”,到1965年底,全国半工(农)半读学校共7 294所,在校生达126.6万人。


1966年至 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比重,由1965的51.8%下降到4.4%,中等教育结构严重失调。1977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的中共中央副主席职务后,他亲自抓教育工作,加强教育工作的拨乱反正。我国的职业教育经历了波折起伏,迎来了全面发展的历史机遇。

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力发展,支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农业问题,能源、交通问题和教育、科学问题。”“必须大力普及初等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包括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农民教育、扫除文盲在内的城乡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培养各种专业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报告首次把教育作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我国职业教育在不断的深化改革中,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1980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指出“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严重脱节,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势在必行,主要是改革高中阶段的教育结构,应当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并举,国家办学与业务部门、厂矿企业办学并举的方针”。这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份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对发展职业教育作出全面系统布署的国家政策性文件。1985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与国家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立争在五年左右,使大多数地区的各类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学校招生数相当于普通高中的招生数”。《决定》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1986年,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劳动人事部联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批转了会议报告。从1978年到1989年,经过10余年的调整、恢复与建设,职业教育在数量、规模上有了较快发展。1978 年我国仅有中等职业学校4 700多所,当年招生70.4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6.1%,在校生130万人。1989年,全国农业职业高中在校生236.28万人,招生99.12万人,中等专业学校(含中师)在校生217.75万人,招生73.49万人,技工学校在校生125.85万人,招生47.03万人,三类学校在校生合计579.88万人,招生219.64万人。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相比,在校生44.7∶55.3,招生47.6∶52.4,职普比大体相当,中等教育结构得到调整。1989年,初中后五年制技术专科学校有3所,高等职业院校有了初步的探索。职业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十四大报告提出:“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确立了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明确要大力发展。江泽民同志在1994年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发展各种层次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调整教育结构的关键环节是要多办一些各类职业学校,培养大量的初级、中级人才”。在1999年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努力办好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篇大文章。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虽然已经有了发展,但总体来说,还刚刚开始做,各地各部门要狠狠抓它十年、二十年,必会大见成效。”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刻地影响了我国职业教育在20世纪末的发展。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 贯彻积极发展的方针,充分调动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兴办多形式、多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局面。”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体系结构、方针原则、办学职责、管理体制和经费渠道等内容都作出了原则性的规范,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这一时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毕业生的就业体制发生深刻变化,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招生制度、经费投入等;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弱化了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高校扩招带动普高热。1999年中职招生开始持续下降,2000年招生仅408万人,比1998年减少122万人,2001年中职招生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比例降至43%。


2002年,改革开放以来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这也是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后印发《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重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提出建立“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上“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比例大体相当,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建立并逐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中等职业教育滑坡趋势逐渐扭转,2002年,我国中职招生473.55万人,2005年招生达到655.66万人。


与此同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起来。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要求“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把“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和“高等职业学校”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1998年,教育部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对高职教育的多种办学形式提出了“三改一补”的管理思路,即从管理体制上初步实现对职业技术学院(含职业大学、举办高职的民办高校和五年制高职)、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的资源整合。1999年,教育部发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次强调“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决心,重申“三改一补”的原则。1999年,高职招生43.01万人,占高等教育阶段招生总数27.77%,2004年,高职招生达237.43万人,占高等教育阶段招生总数53.08%。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关于党的教育方针的整体阐述,“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要“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2006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十一五’规划纲要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三项主要任务,必须切实抓紧抓实抓好。”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重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确定了将教育的公平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性质,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价值方向。


2005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强调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明确“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目标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中央财政引导下,各级财政普遍加大了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实际投入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资金达140亿元,实施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等重大项目。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本身就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减少贫困代际转移、促进社会纵向流动的重要途径。促进公平是这个时期教育财政支持职业教育的重要着力点。2006年,财政部、教育部印发《关于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的若干意见》和《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并安排8亿元资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中职学生,每名学生资助1000元。2007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学生资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意见》提出出台中职国家资助政策,同年6月,财政部、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2015年提高到每生每年2000元。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2005—2006年,每年各扩大招生100万人,2007年又扩招50万,当年招生达到810万人,在校生数接近2000万。到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13177 所,在校生2197万人;高等职业学校1280所,在校生744万人。中、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近3000 万人。我国职业教育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别占到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半壁江山。


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强调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障和人力资源支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纲要》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即“一形成、两满足”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制度和标准建设在此阶段快速发展。


2012年,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从1978年到2011年的30多年,中国职业教育累计为国家输送了2亿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形成了基本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体系;探索了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确立了覆盖广泛的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就是坚持把职业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坚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2012年,党的十八大站在历史和全局的战略高度,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明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基本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中国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进行深刻分析,将教育定位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进一步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并把职业教育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2018年党中央召开新时代首次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源源不断为各行各业培养亿万高素质的产业生力军,让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职业发展上也有广阔空间。要出台灵活有效的优惠政策,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文化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考察山丹培黎学校时指出:“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做强实体经济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区域之间发展条件有差异,但在机会公平上不能有差别。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发展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阐述了发展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基本方法和实践途径:实现中国梦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以人民为中心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途径。


2012年,党的十八大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其中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2014年国务院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七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前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没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从体系建设、国家标准、产教融合、多元办学、人才保障、质量评价等方面构建了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和施工蓝图,指明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来,同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教育改革相适应,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高职扩招要求,过去两年,我国高职分别扩招116.4万人和157.4万人,给更多青年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切实促进更多青年更好地就业;2019年以来,教育部批准27所学校独立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2021年,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其中设置了247个高职本科专业,并印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建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的国家制度,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们对更多层次职业教育的多样性需求;全国职业学校开设1300余个专业和10余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有力支撑我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0年底,全国已有2340家企业纳入地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库,72家企业申报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库,21个城市申报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确定150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通过产教融合,职业教育适应性不断增强;我国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千万家庭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了拥有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同时,“职教一个、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职业教育发挥了“兜底”作用,数以亿计群众通过技术技能培训学得一技之长,摆脱贫困。目前我国有1.13万所职业学校,在校生3088万人,源源不断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亿万高素质的产业生力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服务国家扩大开放、“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职业院校以各种形式在国外建立了17个“鲁班工坊”,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中文+职业教育”特色项目,涉及高铁、经贸、旅游、航空等领域,国际影响不断提升。

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从抗战时期实行“训练各种专门人才,以应战争需要”的职业教育方针,到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为国家大规模建设培养急需人才”的中专教育和技工教育体系;从20世纪60年代推行“既是劳动制度,又是教育制度”的半工半读制度,到改革开放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再到新时代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职业教育深深地熔融在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历程之中,闪烁着独具魅力的灿烂光辉。回顾历史,重温职业教育峥嵘百年,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职业教育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始终坚持着眼于国家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劳动者技能,为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准备好人力资源;始终坚持服务民生,服务于国家保就业稳就业政策,促进就业创业,满足人民对教育和学习呈现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满足人民对求职谋生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服务于促进公平,加大对农村、民族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为人人出彩提供机会;始终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使企业真正成为重要的办学主体,共同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形成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提出了“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重点要求。展望新征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锚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总目标,加快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把职业教育摆在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把握教育质量生命线,坚持内涵发展,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不忘初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广阔舞台上,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展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