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江天亮:在履职中见证职业教育的发展
在北京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期间,江天亮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这次会议结束10多天后,他将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再次走进人民大会堂。
对于连任全国人大代表,这位来自湖南省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江天亮先用“倍感荣幸,倍感压力”描述了自己的感受,又补充说:“继续认真、高质量履职,是对连任最好的回应。”
自201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江天亮持续关注职业教育。“这5年是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5年。”江天亮对这个领域的熟悉程度从语速中可见一斑。“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印发,去年5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实施,去年12月《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印发……政策法规的密集出台表明,在国家层面,职业教育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了。”
宏观政策的指引作用很快显现。随着更多家长和学生认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只是不同的教育类型,江天亮发现,这几年他所在的职业技术学院生源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升,“除了中职院校毕业生,新生中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比例也增加了”。
与此同时,由于修订后的《职教法》打通了职业教育在升学方面的“断头路”,一些职教生希望技术与学历并进的愿望成为现实。“对职业教育来说,这个突破意义重大。”江天亮说。
5年间,江天亮以工作经历为基础,结合调研了解到的情况,提交了30多份建议,每一份都得到了回复和反馈。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江天亮建议扩大职业院校奖学金、助学金覆盖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当年7月,财政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调整职业院校奖助学金政策的通知》,扩大高等职业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并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
如今再提起此事,江天亮依然很高兴:“这既表明了相关部门对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很重视,也让我感觉到自己发挥了作用。”
对于新任期,江天亮目标很明确:将继续为职业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在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过程中,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重要目标之一。在近年来的工作和调研中,江天亮发现,不少地区都存在重点发展产业与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不匹配的问题。此外,与产教融合密切相关的校企合作虽实行多年,但多数合作仍停留在较低层次。
今年全国两会上,江天亮准备在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提出建议。在他看来,加强政府部门与职业院校的沟通,可以让学校对本地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有所把握,从而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地方产业与职业院校专业更匹配,也能吸引更多龙头企业加入,还能深化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关乎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制造业转型升级,也关乎个人就业与家庭致富。为职业教育发声,是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责任和义务。”江天亮说。